首页 圆觉寺简介 规划方案 捐赠公示 捐赠确认 图片展示 新闻动态 佛教常识 修学园地 素食养生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
 
新闻中心
本寺新闻
捐赠公示
佛教新闻
佛教常识
修学园地
素食养生
佛教资料
新闻内容  
 
广东省雷州市高山寺住持释有随
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4/11/3 21:00:02 阅读:571次 【字体:

雷州有言语行止 高山随皆为物轨
——记广东省湛江雷州市高山寺住持释有随
有随法师
有随法师,1959年出生于广东省雷州市北和镇迈枨村。生而性善、少而颖悟,系佛缘深厚之人。1983年,在尘世间行走20余年的法师,终于实现了他的人生夙愿,在佛陀的指引下剃度出家。出家之后,法师努力求学、虚心受教,先后在南华寺、开元寺、云门寺等僧伽班进修。法师慧根深厚、悟性极高,加之勤奋好学、广阅圣经、佛理通达,尽得尊师之道。1989年,有随法师受恩师远弘长老之命,出任高山寺住持。
高山寺位于广东省雷州市雷城镇东北半华里,始建于宋代末年。寺院历史虽然悠久,但因朝代的更迭,又经受了近代战火的洗劫,往昔香火鼎盛的风光早已不再,原有殿堂、文物也荡然无存,仅留下宋朝末年的一口古井,香火亦是时断时续,僧人生活异常艰难。
有随法师承师衣钵接手高山寺之时,寺院面积不足500平方米,并且残破不堪,只有两三个住寺僧人打坐念经,枯守度日。面对这种情况,法师并没有气馁。他凭着出家人特有的毅力和韧性,满怀信心,立下宏愿重修古刹,让高山寺再现昔日辉煌!
重修寺院,需要大笔资金投入。但法师不愿为政府增加负担,决心自食其力。在十方善众的支持下,法师四处奔波、广结善缘,凭着自己的执着与虔诚,踏遍全国各地并深入到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筹集善款,筹集到了资金2500多万元,全部用在了寺院的建设之中。
为了提升高山寺的知名度、打造寺院的文化品位,有随法师效仿成功的寺院建设经验,并集思广益,在寺院创建雷州佛教艺术馆和雷州市尼众佛学培训班。既把高雅文化艺术与禅宗佛教艺术有机的融为一体,又使寺院弥尼和来寺观光进香的善信大众得以陶冶。
高山寺
1995年,法师利用筹备大雄宝殿诸佛像开光之机,邀请全国各地书画界知名人士,借此征集书画作品,但是名家名人的书画墨宝并不易得。为了佛教艺术馆创办,有随法师可谓呕心沥血、煞费苦心。他三番五次,跑京上省,行程几万公里,有时还未必能见上书画家一面。但是法师深信诚心定能够打动天地,他坚持不放弃,在艺术大家的门口苦苦等待。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,在法师的努力下,佛教艺术馆开馆当日,全国各地书画界名流(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天津大学教授王学仲先生,原广州美院院长、中国美协理事郭绍纲先生等)云集古寺,盛况空前,在当地轰动一时。
在有随法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下,高山寺文化品位正在逐步提高。继而,在寺院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下,为了提高僧众的整体素质,培养佛教人才,法师于1998年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毅然创办了雷州市尼众佛学培训班。该班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粤西地区,只有小学文化的出家女众。在教学方面,培训班采用全日制(1—2年)教学方式,开设了普通文化课(初中的政治、语文、英语、书法等)和佛学课程(包含沙弥律仪、佛学基础、二课合解、菩提心文、遗教经等课程);师资方面,佛学课聘请了毕业于国内佛学院的女法师任教,文化课聘请了当地重点中学教师代课。另外,培训班设立了教务处,行政事务归高山寺寺管会统一管理;法师、教师、员工的工资按月发放,学员每人每月补贴50元生活费用,其它食宿及教学经费统一由高山寺供给;学员每届结业后,发结业证书,学员可选择继续报考国内各佛学院校。
有随法师除了关心佛教事业外,还身系贫苦受灾大众。他经常组织当地善众进行扶贫救灾等社会公益活动。
1999年,经费紧张的南兴镇麻参小学教室因风雨侵袭而倾斜变形,学生们只能露天上课。有随法师闻讯之后,立刻组织四众捐款3万余元,帮助该校整修教室。
像这种法师支持学校建设、帮贫扶弱的例子数不胜数。企水镇西坡村一个叫黄雯的女孩勤奋努力,考上了北京青年政法学院,但因其父亲去世、爷爷常年患病在床,无法支付高昂的学费。懂事的黄雯为了帮助母亲撑起这个家,决定辍学打工。法师听闻这种情况,倍感痛心,马上为其送去了当年的学费,并每年资助4500元,以帮她完成学业。
寺院全景
自1999年以来,在有随法师的带领下,寺院不仅每年要扶持5名大学生、10多名中学生,还年年组织四众弟子慰问雷州市许多乡镇敬老院、五保户、孤儿院、烈士家属、贫困户等,给他们送去温暖。
有随法师作为一位佛教徒,能如此真诚地为社会慈善事业,为改善社会弱势人群的境遇而奔走,实在难能可贵。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的支持,于2003年当选为广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。作为人大代表,他除了按时参加各种代表活动外,还敢于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,负起一位人大代表应负的职责。自此他肩负佛陀和民众的双重重担,为创建和谐社会,广泛收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社会热点问题,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议等多项议案。
在寺院建设步入正轨之际,为了进一步提高雷州佛教艺术馆的知名度,高山寺又于2004年投入60多万元兴建了100多米碑刻长廊,并选出一部分名人书法作品拓碑,镶嵌于寺院各殿堂,供游客观赏。之后,为了促进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艺术馆又出版了《雷州佛教艺术馆作品选》第一卷、第二卷,收藏了王琦、关山月、张仃等国内各界人士捐赠的书画,并且每年都邀请一批书画界人士前来题书作画、举办书画展览,进行文化艺术交流;另一方面,法师针对宗教场所权属难以落实政策问题,于2004年与代表联名提出了《关于落实宗教产权的议案》,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;同年12月初,雷州市北和镇调逻村、徐黄村相继发生火灾,受灾人数300余人,使80余户村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。时值寒冬,灾民们没有粮食和过冬的衣物,情况十分紧急。法师立即发动佛教慈济会广大会员并动员社会各界人士,募捐了一些生活必需品,解了灾民的燃眉之急。
雷州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每三年就遭遇一次大旱,当地百姓深受其害。近几年来,受政府实施“改水治旱工程”所鼓舞,有随法师奔波于雷州市乌石、北和、覃斗、英利、企水、东里等10镇36个缺水村庄,通过寺院捐款,帮助村民打了120口深水井,解决了当地百姓吃水难和农田灌溉问题,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和社会的广泛好评。
有随法师慈悲为怀,时常把贫困村民的生计问题记在心头。2005年,在法师的带领下,四方信众为乡村贫困户捐款11万多元用来购买耕牛,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。之后,法师又在湛江市正源贸易有限公司沈昌远总经理的支持下,通过义卖“绿羽山泉”矿泉水的方式再次谋款购买耕牛,捐赠给贫困农民,扶持他们发展生产。
天王殿
有随法师本着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的原则,多年来积极关注着家乡的建设。法师利用列席当地人大会议的时机,积极向大会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,为打造雷州市历史文化名城,加快雷州市各旅游景点建设,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。同时,他利用各种形式开展“情系社会献爱心”、“五好场所”、“五好信徒”评比活动,使雷州市宗教界保持良好的秩序。
“儒以礼立仁义,佛以律持定慧”。作为僧人,法师多年来不仅注重高山寺的物质文明建设,还关心僧人的精神文明建设。他坚持组织四众弟子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颁布的《宗教事务条例》,并坚持每月召开二次工作会议,学习贯彻各级佛协有关宗教工作方针和政策。法师还经常用“四个维护”来教育僧人遵纪守法,用“六和敬”来检点自己的行为,并力求做到“衣服器用,动有师法;言语行止,皆为物轨。”表现出严谨的佛家道风和良好的道德规范。
在有随法师的管理下,高山寺正逐步走向辉煌,他先是恢复重建了寺庙,又创建了尼众佛学培训班和佛教艺术馆。不仅为国内佛学院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佛教人才,而且举办名人书画展,开创了佛教历史上的先河,提高了寺院的知名度,促进了地方旅游事业地蓬勃发展。高山寺也先后被广东省、湛江市、雷州市宗教部门评为“文明宗教活动场所”。
如今的高山寺,枕山临海、巍峨壮观、环境幽静、气势非凡。寺院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,建筑面积7千余平方米。先后建起了四进殿堂(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)、钟鼓楼、碑廊、石雕千佛壁图和国内寺院独一无二的端砚石浮雕“二十四孝图”。并且在四众的共同努力下,高山寺已成为粤西地区具有高雅文化艺术、宗教佛陀特色的园林式寺院,亦是雷州市不可或缺的旅游休闲胜地。法师及寺众欢迎各界人士观光游览、进香拜佛、祈福平安!
有随法师现任广东省暨湛江市两级人大代表、雷州市政协委员、雷州市佛协理事;雷州市高山寺住持。
 
 

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 || 返回新闻列表

 友情链接:   南华禅寺   |   灵隐寺   |   中国佛教网   |   国恩寺   |   光孝寺   |   云门寺   |  

广东省雷州市南兴镇圆觉寺 2013 版权所有 电话:0759-8464863 (客堂)传真:0759-8462298 手机: 13553468336
Copyright 2013 yuanjuesi.net QQ:1306115809 QQ群:175538199 邮件:gdzjyjs@163.com 由深圳一友网络捐赠